
谁懂!刚招的“5 年经验运营主管”,入职半个月连基础数据报表都做不明白,追问才发现简历里的“核心项目”根本是蹭同事功劳,关键技能全是包装的。
这不是个例!身边好几个老板朋友都踩过坑:有人招的财务入职后才发现有失信记录,有人雇的技术主管连核心代码都看不懂……这些问题本该在入职前就掐断,偏偏很多企业都忽略了“背调”这件事!
以下 4 类未做背调的潜在风险,企业管理者与 HR 需重点关注,避免因侥幸心理造成不必要的损失:
1、能力造假 = 白扔工资 + 拖垮团队
非常常见的坑就是“简历注水”!明明只有1年执行经验,硬吹成3年管理经验;只会基础软件操作,却说精通专业工具。
之前朋友公司招了个“资深市场经理”,月薪25K,结果策划的活动连目标用户都抓不准,3个月花了10万预算没半点水花。后来补做背调才知道,对方之前根本没独立负责过项目,全是靠同事带的。
不仅白白浪费工资,还耽误项目进度,团队老员工跟着擦屁股,士气都被影响了!
2、职场履历掺水 = 埋下法律隐患
比能力不行更可怕的是“履历造假”!有人隐瞒上一家公司的离职原因,其实是因为失职被开除;有人伪造学历、证书,甚至用别人的项目经历充数。
之前听说有家公司招了个采购,入职后才发现他在上家公司因为收受供应商回扣被辞退,结果入职不到2个月,就试图跟合作方搞私下交易,还好发现及时没造成损失。要是没察觉,轻则丢订单,重则牵扯法律纠纷,公司声誉都得受影响!
3、隐藏负面记录 = 给公司埋雷
有些员工的“黑历史”不背调根本发现不了:比如有金融行业从业资格的人,可能有违规操作记录;接触核心数据的岗位,说不定有过信息泄露前科;甚至有人存在失信、涉诉情况,一旦入职,很可能给公司带来连带风险。
之前有家科技公司招了个算法工程师,没做背调就上岗,后来合作方查征信时发现对方有大额欠款未还,直接质疑公司的用人标准,差点丢了重要合作!
4、文化不匹配 = 浪费招聘成本
还有种隐性风险:员工的价值观和公司不匹配。比如公司强调“踏实做事”,但背调发现对方之前频繁跳槽、还到处说老东家坏话;或者团队讲究“协作”,但对方过往履历里全是“单打独斗”,甚至有跟同事闹矛盾被调岗的记录。
这种员工就算能力达标,也很难融入团队,最后要么自己离职,要么影响团队氛围,之前花的招聘时间、成本全打了水漂!
其实做背调真不是浪费钱,比起入职后出问题再补救,提前做好入职背调,才是真的省时间、省成本、省心力!尤其是招聘核心岗位,宁愿多等几天,也不踩“错招人”的坑。老板们、HR们,别再抱有侥幸心理了,背调不是形式,是给公司筑的防火墙啊!
注:本文版权归傲信背调所有,如需转载或摘录请注明出处


粤公网安备 44011302003704号